好学网:
德国的学前教育是什么性质的其法律基础是
1、德国的学前教育是一种公共教育,具有义务性和免费性,旨在为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其法律基础是《基本法》和《教育法》等法律文件。保育和社会化:德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保育和社会化发展。
2、德国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保育和社会。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3、在德国,学前教育在法律责任和组织上都属于儿童和青少年***事业,而不属于正式的教育系统。作为社会***事业,学前教育的立法权属于联邦***,州***只有执行权,因而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就是州***和市立***的责任。
4、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以下是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公立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机构由***或地方***管理和运营,提供学前教育和托儿服务。它们通常是非营利性的,并且遵循***的法规和教育标准。
德国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调整和加强了教育领导机构。1808年,撤消了1787年成立的管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高级学校教育委员会,建立了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校的公共教育部,洪堡德担任部长。对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重建。
洪堡 19世纪德国社会教育改革发展时期,他在教育社会改革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洪堡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方面。首先,19世纪德国中等教育的改革明显受到洪堡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19世纪,德国中等教育从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改革洪堡德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改革中等教育。1810年制定的中学教学***,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中学更接近于实际生活。
洪堡德进一步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先后于1802年和1805年公布了初等义务教育法案。为了改进和发展初等教育,他选派了大批青年到伊佛东向裴斯泰洛齐学习,这其中就有赫尔巴特、福禄倍尔。
为此,洪堡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改革了初等、中等教育,推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创建柏林大学,使德国的教育制度在19世纪前半叶成为英、法、美等国学习的楷模。
德国学校的教育模式
德国幼儿园教育方式和方法是支持、引导、尊重、友好相处等。德国幼儿园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支持、引导、陪伴与启发。
通常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德国教育体制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中等教育相当重要,能否进入大学几乎全靠这时期的成绩。
德国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