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粤语自媒体海外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粤语自媒体海外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海外有多少人说粤语?
粤语: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印尼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圣诞岛、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粤人***国家和地区 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多数地区、香港、澳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桂林一带除外) 使用人数 约6700万~1.3亿粤语分布区 人数的话你自己去调查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外国人中会粤语的比普通话多(不包括华侨华裔),也可以肯定的是华侨华裔中说粤语的最多,其次是闽语,普通话最少。
东南亚的华侨华裔里说闽语可能比粤语多为什么中国四大方言只有粤语在国外影响力?
因为清朝末年,广东省到国外打工,经商或留学的人口数量特别多,并且他们都在当地落地生根,组建起华人社团,华人商会,甚至跻身当地的贵族名流,所以,粤语也成为当地居民的常用语,享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因为广东潮汕一带的人有下南洋闯天下的习惯,他们在东南亚一带拼搏,然后又以东南亚(南洋)出发在全世界主要为西方发达国家拼搏,而他们主要语言为粤话,另外香港华人也以粤语为主。
粤语歌坛在国外地位如何?
70,80,90年代是香港乐壇的盛世年代,眾多歌手各自歌唱,範疇下展示其實力,发放異彩。在电視,电台等傳媒的推动下,不論在香港本土,两岸三地,東南亜,以至欧美地区,都起著推动粤語流行曲的積極作用。
说起粤语歌,不得不提的就是许冠杰,粤语流行曲的潮流因此香港乐坛,他被称为“香港乐坛天王巨星”、“香港流行音乐祖师”。
1***0年代前,香港人普遍将本地粤语流行曲视为低俗,当时香港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来自台湾的国语歌曲作为主流。1***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的许冠杰不避通俗,以广东话唱出多首反映社会现况、讽刺时弊的歌曲。作品获得大众认可后,粤语流行曲在香港乐坛如雨后春笋。
粤语歌曲现在不能说是流行,以前80.90年代确实是很流行的,有很多还翻唱英文歌,例如张学友的歌,梅艳芳的歌,刘德华的歌,香港粤语歌到了现在21世纪也就省港澳听了,另外也有些比较多华人地方会听,现在亚洲就例如,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波这些国家很多都是广东人***或者逃难过去的,广东人对自己粤语是十分深爱,他们比较喜欢听一些抒情的歌曲,听起来很有感情的歌曲,就算普通话歌曲多么的好听,他们还是喜欢听自己粤语歌曲,那是对自己语言一种深爱,除着香港回归大陆,香港地位在世界日益减低,不想以往那么的辉煌,很多有才华的香港人都纷纷***,大陆文化局不断打压和监管和香港地位不断下降,另到香港乐坛不在像昔日一样发光发亮,加上世界***元素不断增多,互联网发达,思想寄托也增多,人民不会在单纯的追星,没有以往群众的热情追捧就没有站在台上闪耀的巨星!
一句话总结:粤语歌曲7080年代优于韩国台湾和内地,次于日本,跟英语没有可比性,四大天王后开始衰落,江湖地位日薄西山。
粤语歌曲,一般指香港的用粤语唱的流行曲,又叫广东歌。百度百科对粤语歌曲的定义指粤语歌曲一如其他流行音乐,粤语流行曲是一种商品;一种反映某段时期社会面貌和价值观的商品。
而实际上的粤语歌曲的发源地算是香港,1949年的国内剧变大量***移居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万人,是战前的四倍多,除了少数的资本商家和专业人士外,绝大部份都是操粤语的广东人,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乐是粤曲。因此在香港的官方语言虽然是英语,但是实际上粤语最为通用。而以前在夜总会、酒吧等地主要演唱的英语歌曲逐渐被粤语歌曲替代。
香港自1***0年代起,由莲花乐队主音歌手许冠杰带动的一股潮流,其后蓬勃发展。
而四大天王之后的粤语歌曲逐渐没落,其主要原因不但来自于国语歌曲的鹊起,还来源于台湾,韩国歌曲的挤压,特别是韩国歌曲已经冲出亚洲,屡屡在世界范围内拿奖。
粤语歌曲之所以逐渐没落,很大原因还是发源地地方太小,地小人自然就少,人少了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就少,产生的牛人就少,优秀的是有几个,但是一直是那几个,所以香港音乐发展还是有限。香港不可能像早以前那样依靠自己开放而大陆封闭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香港随便翻唱几首日本的歌曲就能红遍大陆。
而未来,我更加看好大陆的,大陆的人才更多,创作实力更强,歌手的唱功也更强。未来国语肯定是***强的,咱们先立下flag。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粤语自媒体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粤语自媒体海外生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